本報訊 正值寒冬,室外寒風凜冽,,鐵嶺市銀州區(qū)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室發(fā)生的一幕卻讓人備感溫暖,。近日,在銀州區(qū)法院調解員的調解下,,一起勞務報酬糾紛案件成功化解,,拖欠一年半之久的10萬余元農民工工資得以追回,7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
原來,,2022年5月,“包工頭”李某在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建筑工地承包工程,,其間,,因工程需要,招募楊某,、朱某、李某某等7名農民工進行施工,。工程竣工后,,7名農民工勞務報酬共10萬余元遲遲未結,。楊某等7人多次討薪無果,遂于2023年12月5日將“包工頭”李某訴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銀州區(qū)法院法官積極與原告進行溝通,,建議原告選擇訴前調解程序。在征得當事人同意的基礎上,,案件進入調解程序。經了解,,李某并非實際用工主體,其為用工介紹人,,實際用工主體為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且7名農民工只有自己的記工憑證,,沒有經過用工主體確認的欠薪憑證,欠薪數(shù)額只有原告口頭陳述,,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在張鳳龍等調解員的多番協(xié)調努力下,,最終成功邀請用工主體的代理人參加調解。調解現(xiàn)場,,調解員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說法律的方式,,為用工主體的代理人仔細分析利害關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工主體同意承擔給付勞務費的主體責任。
從提起訴訟到調解成功,,整個過程僅用時1天,,困擾7位當事人一年多的難題就得到了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