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要告他用地不給錢!”
“說給我5畝地,,實際就3.5畝,,這個賬算不明白,,我憑什么給錢,!”
在沈陽市蘇家屯區(qū)人民法院林盛人民法庭的調解室里,,蘇家屯區(qū)八一紅菱街道某村民小組的劉某和村委會代表因為承包土地是否短缺而爭執(zhí)不下,。
“都冷靜一下,,你們的糾紛很簡單,就是承包的地是不是差了一畝五分,,我們以事實為準繩,,現(xiàn)場測量,一定會公平公正地解決這件事,?!绷质⒎ㄍシü冽彆钠綒夂偷貙﹄p方進行調解。
“苞米一米多高,,用土地測量尺無法順利測量,,要是能量,我們早就量了,!”“法官,,我同你說,這塊地可不好量,?!彪p方當事人均對這個年輕法官提出的辦法將信將疑。
“放心,,保證能量,!”龔會當下便和雙方約定了丈量土地的時間。
約定的時間到了,,雙方在爭議土地處和法官會合,。
隨后,龔會在當事人的帶領下和助理一起走進玉米地,,悉心尋找藏在繁茂玉米秧下的土地四至標記,,并打開手機上的測繪APP,依托高科技軟件用腳步丈量了15.18畝土地的面積,。
龔會打開軟件,,讓雙方當事人查看測繪APP上的軌跡面積:“我們把爭議地塊四周的土地都包含在內,丈量了總體面積,其他土地有書面合同,,我們可以用減法的方式確定地塊面積,。”
“這高科技真方便,,挺精準,,這下我們心里都有數了!”雙方當事人紛紛對龔會表示感謝,,原告村委會當即表示撤訴,,同意和被告劉某按實際土地面積核算承包費用。
林盛法庭庭長劉芳表示:“很多糾紛起源于當事人對事實難于認定,,作為法官,,以‘如我在訴’的精神,把當事人的案件當做自己家的事兒用心思考,,積極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能夠快速和諧解決糾紛?!?
“這是我當員額法官的第一年,,這個案子給我的激勵很大?!饼彆嬖V記者,,到爭議地塊打開測繪軟件走了一圈,就像平時記錄跑步里程一樣,,但卻得到了當事人都認可的事實認定結果,。
“可見只要我們用心,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社會閱歷,、生活經驗,,就能辦好案子?!饼彆硎?。
法官用手機上的測繪APP丈量土地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