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說我家車棚擋光,我還說他家棗樹擋光呢,,這個法院得管,,丫頭你來評評理!”這是我與當事人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看出兩家積怨已久,,關系僵化,“兩家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也不想一直怨恨著對方?!蔽夷芨惺艿疆斒氯说念檻]。
辦案人:郭笑梅
職務:遼陽市文圣區(qū)人民法院速裁團隊法官
2021年,蘇某在自家院內修建棚架一處,,鄰居劉某認為蘇某的棚架過高,,影響劉某家采光及院內蔬菜生長。劉某找到蘇某協(xié)商,,但被蘇某以“在自己家一畝三分地上想怎么蓋就怎么蓋”拒絕,,雙方不歡而散,。后經(jīng)所在街道牽頭,多部門組成的聯(lián)合調解團先后三次上門調解,,仍未取得進展,,劉某遂起訴至法院。
本案若以判決方式結案,,可能會涉及鑒定,、反訴的情況,涉及鑒定費,、訴訟費的負擔,。為減少當事人訴累,、節(jié)約司法資源,我選擇先行調解,,制定了“三步走”的調解方法。
我先將雙方當事人請至法院,,詳細傾聽雙方訴求。在了解因建棚導致遮光的全過程后,,我為雙方布置了“作業(yè)”:找出自己占理及理虧的方面,,找出對方有理或理虧的方面,雙方是否在此長久居住或短期搬走,,具體訴求是什么。
接下來,,我又前往現(xiàn)場,,在雙方村民的見證下實地考察、測量棚架遮光的面積,,預測棚架降低多少高度能夠解決雙方糾紛,,并與雙方當事人進行初步溝通調解,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尋求雙方的“最大公約數(shù)”,,為接下來的調解工作做好前期準備。
實地考察工作結束后,,我再次將雙方當事人請至法院進行調解,。借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三尺巷”的典故,,耐心細致向村民解釋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協(xié)商解決矛盾,。通過釋法明理,,以情法結合的方式進行調解,。最終,蘇某同意將搭建在雙方院墻上方擋板拆除,,并將停車棚上方的擋板向院內縮短50厘米,雙方消除隔閡,、握手言和,,長達3年的鄰里糾紛,在一個月內得以化解,,至此本案成功調解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