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明山區(qū)司法局高臺子司法所所長兼高臺子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叢辛是一名“85后”,曾先后負責法律援助和法治宣傳工作,。2021年11月,,叢辛開始從事調解工作,,今年榮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稱號。
從事調解工作僅兩年,叢辛便獲得了“國字號”榮譽,她的調解工作有哪些過人之處,?帶著好奇,記者走近這名“調解新手”,。
叢辛(左)正在為村民普法
講法 掰開了揉碎了
“聽說司法所來新人了,,我們來看看這個事情能解決不?”2021年11月,,叢辛初到高臺子司法所就有4名村民把她堵到辦公室,,語帶挑釁。
當時的高臺子司法所還沒有整合完畢,,全所上下就叢辛一人,,4個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叢辛讓其中最年輕的村民來說明情況,。年輕人給叢辛看了看他們手里的合同,,看著合同下面承租人簽名處的空白,叢辛頓時明白,,這樣一個不成立的合同,,根本沒法據(jù)此維權,也了解了當?shù)卮迕穹芍R是多么匱乏,。
有感于此,叢辛開展了大量的普法宣傳工作,,依托“法律七進”,,將民法典送到企業(yè),,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當?shù)貙W校,。她說:“要先武裝百姓的頭腦,,讓他們心里有法?!?
高臺子街道轄區(qū)有常住人口2.72萬,,其中農民人口數(shù)為1.2萬。同農民朋友面對面打交道,,拗口的法律知識他們不喜歡,,叢辛就把法律知識轉化成農民朋友愿意聽、能聽懂的話,,掰開揉碎了講,。
調解 不怕累不怕難
問起令她印象深刻的調解故事,叢辛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2016年因修建遼中環(huán)線高速征地,,占用了李堡村一組、四組的集體土地,,張某某家的林地和征用的土地相鄰,,他主張該地界屬于他本人,征地動遷款也應屬于他個人,,不應該歸集體所有,。而一組、四組村民認為該征地歸集體所有,,雙方產生糾紛,,征地動遷款因此不能按時發(fā)放。
這一糾紛關乎十幾個家庭,,涉及金額達到88萬元,,叢辛得知后心里一直放不下,她聯(lián)合街道,、派出所等多個部門一起行動,,到村民家中談心,從法律入手談鄰里情感,,做了大量工作,。
為了圓滿解決此事,叢辛一戶一戶地去談話,,了解村民的訴求和爭議焦點,。該化解的化解,該普法的普法,讓大家本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理念,,早點得到補償款,。
今年3月,一組,、四組村民和張某某達成了一致意見,,長達7年之久的糾紛終于得以解決。在叢辛的組織下,,雙方簽訂了調解協(xié)議書,,一組、四組村民同意將征地動遷款中的一部分,,即人民幣10萬元,,給予張某某作為補償,剩余動遷款歸一組,、四組村民集體所有,。
平時,經常有老人到調委會來,,和叢辛說一些家里的事情,。“我兒子,、女兒不管我了,!”“我家的地讓別人占了!”諸如此類的問題,,叢辛總會不厭其煩地為老百姓普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的內容,,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申請法律援助,或為他們聯(lián)系公證部門做遺囑公證等,。
倔強 無懼白眼輕視
根據(jù)群眾反映的問題,,叢辛常常要走特別難走的山路,來到田間地頭,,來到村民家里,,會拿著尺子丈量土地,用數(shù)據(jù)說話,,扭轉他們的錯誤想法,,樹立正確的維權理念;或是充當知心姐姐,,認真傾聽,,解開他們的心結。
作為一名年輕的女調解員,,起初,,叢辛在工作中常會遇到白眼和輕視,。有的老人見她這么年輕,嘟囔著說:“你能解決個啥問題……”因而不配合她的工作,。叢辛理解他們的想法,,一次次用扎實的法律知識扭轉他們的看法,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最后總會換來一句:“這姑娘行!”
“我還是個調解新手,,因為缺乏農村工作經驗也常常會有困惑的時候,,但在一次次調解工作中,在一次次翻閱民法典認真研究中,,我逐漸找到了一名人民調解員該有的感覺,,當調解的糾紛得以解決時,當群眾對我提出的法律建議表示滿意時,,我進一步增強了繼續(xù)做好人民調解員的信心,。”叢辛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