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民情懷,,是共產黨員的精神底色?!捌咭弧钡絹碇埃浾哌M社區(qū),、下鄉(xiāng)村,,探尋了8個黨員政法干警厚植為民情懷的故事。
8個城市,,8張照片,,8個故事,記者通過不同的形式,,將黨員政法干警把群眾的困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解決到實處,讓人民群眾安心,、舒心,、暖心的故事一一記錄。
百姓講述
他手寫字條 我至今珍藏
鞍山市千山區(qū)東鞍山街道崔家屯村村民 李強
我家原來住在滕啟剛法官家附近,,他“走”了之后,,我就搬家了。
我今年已經65歲了,,年輕時脾氣不好,,離了婚,女兒也不與我往來,,自己一個人住,,沒啥收入,就是在院子里種點菜到集上賣,。
那個時候滕法官的父親還在世,,對我特別好,我倆處得像爺兒倆,。后來,,滕老爺子走了,沒想到滕法官主動找上門,,一口一個“大哥”叫著,。開始,我覺得人家是法官,,自己是個“土老農”,,不好意思多接觸,后來,,滕法官經常擼胳膊挽袖子來幫我種菜,,來時手提東西,走時滿鞋的泥,,讓我家的菜園規(guī)整了不少,。逢年過節(jié),滕法官都會帶來熱氣騰騰的餃子,,有時候和我一起過節(jié),,那餃子真叫個香,有時候滕法官要是有事忙不開,,就讓他媳婦李淑華給我送餃子,。
滕法官“走”了,我覺得像少了個親人一樣,想他了,,我就一個人蹲在菜地里,,捂著臉偷偷地哭。后來我搬到鄰村了,,搬家的時候,,我找出一張紙,上面是以前滕法官給我寫的字,,給我賣菜時用的,。寫著:“這是個老實人,靠賣菜生活不易,,大家別糊弄他,,他家的菜不打藥?!比缃?,滕法官的媳婦還是隔三岔五給我送餃子,我可感動了,。
滕啟剛的妻子李淑華(左)向記者回憶過往,。
為民故事
圓娃上學夢 再難也值得
葫蘆島市公安局社區(qū)警務支隊政委 畢笑倩
今天翻看手機,,忽然翻出幾張照片來,,那是我與建昌縣湯神廟鎮(zhèn)居民張大爺及其兩個孫女的合影,記憶的時針不禁撥回到5年前,。
2017年6月的一天,,張大爺找到了我,要給他兩個孫女上戶口,。孩子屬于父母非婚生育,,按照國家政策可以辦理落戶,需要出具親子鑒定證明,。但每人的親子鑒定費用為2800元,,這對于一個僅靠70多歲老人支撐的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
面對老人“閨女,,求求你,幫幫我吧”的懇求,,我拿著整理的材料和孩子們的照片,,多次聯(lián)系沈陽的親子鑒定機構,協(xié)調減免鑒定費用事宜,。不知走了多少路,,不知吃了多少次“閉門羹”,鑒定機構負責人終于被我打動了,不但給出了最低的價格,,而且還答應上門抽血鑒定,。
當我把嶄新的戶口簿送上門時,兩個天真的孩子高興得大喊:“我能上學啦,!”那一刻,,我的心里滿滿都是幸福感。
絕不能讓一個孩子因為戶口問題而無法上學,,我暗暗發(fā)誓,。針對貧困家庭因無法承擔親子鑒定費用而無法落戶的問題,我多方籌措資金近17萬元,,為58戶困難家庭解決了難題,,近9000名“黑戶”在我的幫助下有了戶口。
畢笑倩與受助孩子的合影,。
調解一線
改寫“讓墻詩” 平息鄰里事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边@首“讓墻詩”被鐵嶺市公安局鐵西分局社區(qū)大隊副大隊長高耀剛改寫成:“急頭白臉為堵墻,,互讓三尺又何妨。冤家宜解不宜結,,遠親不如前后院,。”近日,,因菜地界線糾紛結下“梁子”的兩名鄰居經過高耀剛的不懈努力,,終于握手言和重歸于好。
“老高,,你來評評理,,她家的菜地都快擴到我家房檐底下了,有這么欺負人的嗎,?”住在前院的張大嫂氣呼呼地對趕到現(xiàn)場的高耀剛說,。
“我家菜地的面積一直都這么大,根本就沒擴,,你就是沒事找事,,存心想打架!”住在后院的左大嫂堅持說沒占張大嫂家的地方,。
高耀剛眼看事態(tài)要擴大,,站在兩人中間說:“你們兩家多大個事兒,讓左鄰右舍笑話不,?”
張大嫂,、左大嫂兩個人一聽這話,一下子靜了下來,高耀剛馬上風趣地講起有關禮讓精神的“六尺巷”故事,,看兩個人聽得津津有味,,連忙對兩位大嫂平日里樂于助人的事進行了高度評價?!拔壹易尦鲆幻讈?,我家的菜,張大姐隨便吃,!”左大嫂先表了態(tài),。張大嫂也拉起了左大嫂的手,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糾紛就這樣平息了,。
高耀剛(左)耐心調解。
歷史傳承
回首寄深情 傳承勵前行
“這是1989年檢服的肩牌……”營口市人民檢察院技術科原科長,、二級調研員李勇在向記者展示他珍藏的工作用品時,,不禁紅了眼圈。1985年8月31日的工作證,,從檢首個職務是“書記員”,。
上世紀80年代的營口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相冊,雖然里面的照片已泛黃,,工作日記上的墨跡已模糊,,定格下的影像早已成為融入檢察戰(zhàn)線的珍貴“檔案”。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工作經歷,。
李勇:1985年8月,,我畢業(yè)分配到營口市人民檢察院,1993年11月入黨,,1996年從遼寧大學法律專業(yè)本科畢業(yè)。曾任營口市人民檢察院技術科科長,、二級調研員,,今年5月20日退休,從檢37年,。
我自己的成長史,,見證了營口市人民檢察院走過的風雨歷程。
記者:您的檢察情懷是什么,?
李勇:基于崗位技術專長,,我一輩子沒換過單位、沒換過崗,。說到“情懷”,,繞不開“傳承”。我是“傳幫帶”的踐行者,帶領青年干警一專多能,,解決辦案中的關鍵問題,,為百姓服務。如今,,我離崗不離黨,,退休后也要發(fā)揮老黨員余熱。
李勇展示他的珍藏,。
記者旁聽
一場聽證會 “搬”到家門口
明明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但就是沒有后續(xù)的治療費,這件事成為了阜新受害者女兒趙某某揮之不去的“心結”,。為了幫當事人解開“心結”,,阜新市太平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作為本次案件的聽證員,,并將聽證會“搬”到了趙某某家,。在趙某某的家里,飯桌“秒變”辦公桌,,記者則在一旁認真記錄了整個過程,。
“2014年,我媽媽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癱瘓,,某貨運公司承擔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我就要求公司支付我們后期護理費用1萬余元,不行嗎,?”聽證會一開始,,趙某某就委屈地說?!暗拇_,,公司按照判決,應該支付后期護理費,,但是公司因債務纏身幾近破產,,已無任何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我們在受理案件后認為法院在執(zhí)行程序中并無過錯,?!泵鎸w某某的委屈,檢察官耐心地向其解釋,。隨后,,3位聽證員對案件相關情況進行詢問后,認為法院在執(zhí)行過程中并無不當行為,,并對趙某某進行釋法說理,。最終,,趙某某表示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贊同檢察機關的處理意見,,當場決定撤回民事執(zhí)行監(jiān)督申請,。
“我們決定幫你們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睘榱私忾_趙某某的“心結”,,檢察官決定幫助母女倆,趙某某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聽證會現(xiàn)場,。
以信抒情
制“愿望清單” 全為我實現(xiàn)
致錦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南山派出所民警 李澍
慶幸在人生的暮年還能結識你這位熱心為民的好警察。
你第一次來到我家時的場景我還記得,,那時老伴的腿腳就已經不便利了,,你看到我一個老人操持家里,兒女也沒有能力照顧我們時,,拉著我的手對我說,,你會照顧我們。那些暖心的話,,每每想起,,都讓我熱淚盈眶。
從那以后,,有時間你就來家里看我們,,后來還帶來了社區(qū)金鷹巡防隊的隊員們,大家每次來到家里都忙前忙后,,打掃衛(wèi)生,,清洗衣物,為我們添置新的床單被褥,,為老伴的腿做理療,,過節(jié)為我們做飯、包餃子,,還給我們講老年人防盜防騙……你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細心,、周全。
你還為我制定了“愿望清單”,,老舊樓房供暖不好,你就給我添置了電暖器,;院里的大樹上多有高懸著的斷枝,,你就買工具幫我打落;我和老伴多年沒有合照,,你還借來相機為我們照了合照,,還裝裱起來,。
“七一”到了,祝愿你能永葆黨性,,矢志不渝,,永遠做人民的好衛(wèi)士!
南山派出所轄區(qū)居民
2022年6月30日
民警李澍為老人送溫暖,。
幫扶群眾
村里貼心人 啥事都幫忙
“李叔,,我在醫(yī)院實習挺好的,家里也都好……”這是遼陽市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支隊教導員李鑫離開駐村“第一書記”崗位第11個月接到的村民打來的電話,。
“防汛工作村里都做好了,,放心,放心,?!边|陽市檢察院司法警察支隊黨支部與遼陽縣下達河鄉(xiāng)大牛嶺村幫扶共建的第326天,李鑫惦記著防汛情況,,與村黨支部書記通了電話,。
2021年8月,李鑫結束了3年的駐村工作,,回到了遼陽市檢察院的工作崗位,,但一顆牽掛的心依然留在了大牛嶺村。擔任遼陽市檢察院法警支隊黨支部書記后,,李鑫將其所在的黨支部與大牛嶺村黨支部結對共建,,讓真情幫扶持續(xù)下去,讓共建共贏得以延續(xù),。
今年年初,,大牛嶺村黨支部書記沈洪濤找到法警支隊黨支部,反映村民沈某飼養(yǎng)了一年的純糧黑豬銷售不出去,,一家很著急,。法警支隊決定以親朋好友認購的方式幫助沈某渡過難關。一時間,,支部黨員的朋友圈都是廣告,,短時間內沈某的黑豬就賣出了3200元的好價錢。
“李書記,,我來給咱黨支部送錦旗來了,。”6月29日,,沈洪濤將一面錦旗交到了李鑫手中,,這面錦旗背后,不僅飽含著大牛嶺村村民的深情,,更彰顯了人民檢察為人民的深厚情誼,。
黨支部成員到村里幫扶,。
抗疫一線
難熬的日子 他們帶去光
照片中三名“大白”來自東港市司法局,幾天前,,他們每天都會為居民送物資,。照片后面站著的男人是東港市司法局副局長吳曉東,照片中的他還帶著深深的憂慮,。
“因為我們也是普通人,,所以焦慮和害怕等情緒肯定都會有,但我們是黨員,,不能退縮,。”回憶起那段時光,,吳曉東斬釘截鐵地說,。
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繁重,每天工作結束后,,吳曉東都會一頭栽倒在折疊床上,,但是臨時居住的車庫的墻體散發(fā)出濃烈的發(fā)霉味道卻讓他很難入睡。
吳曉東回憶說:“我將車庫門打開一道縫,,將折疊床挪到門邊,,然后把頭伸向門外才能勉強睡上幾個小時?!?
但無論多么艱辛,,吳曉東和他的“戰(zhàn)友”都沒有退縮,面對居民的焦慮和害怕,,他們仍然以最大的努力進行安撫和耐心疏導,,努力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
近日,,東港市降級為疫情防范區(qū),這讓吳曉東緩了口氣,,但他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在社區(qū)組織居民核酸檢測的時候,,他要到檢測點維持秩序,。“難熬的日子,,我們就是要讓‘司法藍’成為百姓生活中希望的光,。”吳曉東說,。
三名“大白”為居民清運垃圾,。
記者 白國軍 李瀅樂 馬琳 鄭子超 江海峰 齊嵐 孫程超 王大海
任曉霞 馮羽竹 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