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全省首個非訴訟服務中心,,構建“1+10+24+N”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網(wǎng)絡,“村民評理說事點”全覆蓋,,建立起近400人的專兼職調解員隊伍……興城市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非訴訟糾紛調解體系、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格局已具雛形,。
一個“中心” 多方力量攜手
按照省司法廳關于《遼寧省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工作方案》及葫蘆島市委政法委《關于堅持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等有關文件要求,,2019年,興城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啟動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當年7月17日,,成立了全省首個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興城各方力量攜手探索建立非訴訟糾紛化解體系,。
興城市非訴訟服務中心是興城市建設的又一個司法品牌,,是興城全市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的具體辦理機構,承擔非訴訟糾紛接待,、指引,、受理、分流等功能,,設有受理登記,、指派分流、研判分析,、調解處置等工作席位,。同時,在興城市人民法院,、公安局、信訪局等相關部門設立非訴訟服務中心分中心,,由道路交通,、醫(yī)療、住建部門進駐行業(yè)性專業(yè)調委會,,通過多元導入,、系統(tǒng)受理、分類化解,、聯(lián)動處置的工作模式,,實現(xiàn)對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等領域矛盾糾紛的有效化解。
一個“網(wǎng)絡” 構建“1+10+24+N”
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開展以來,,興城市司法局積極與興城市委政法委,、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進行工作對接,,聯(lián)合制定并下發(fā)了《興城市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興城非訴訟糾紛化解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6個文件,,為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提供制度支持。并以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為統(tǒng)領,,搭建并不斷完善“1+10+24+N”的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網(wǎng)絡,,建立健全對婚戀家庭、民營企業(yè),、土地承包經營,、文化旅游、婦兒權益,、資源權屬,、征地拆遷、環(huán)境保護,、房產物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等矛盾糾紛的非訴訟解決方式。
“1”即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作為非訴訟糾紛案件一站式受理平臺,,整合司法行政系統(tǒng)各項非訴訟糾紛化解職能,根據(jù)當事人法律服務需求,,研判明確非訴訟糾紛化解受理范圍,,并進行分流、指派,、化解,,實現(xiàn)“前臺統(tǒng)一受理,后臺分流轉辦,,結果及時反饋”,。
“10”即在興城市法院、公安局,、信訪局,、工商聯(lián)、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自然資源局,、婦聯(lián)、民政局,、環(huán)保局等10個部門分別設立非訴訟糾紛調解分中心,,設立調解室,派駐人民調解員。
“24”即在全市2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指導鄉(xiāng),、村兩級人民調解組織,通過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宣傳法律和政策等,,及時向上級匯報糾紛化解情況,。
“N”即在道路交通、醫(yī)療衛(wèi)生,、住建等部門進駐行業(yè)性專業(yè)性調委會,。
一個“隊伍” 強化調解力量
選聘和使用人民調解員,建立人民調解員隊伍,,是興城市建立健全非訴訟糾紛化解體系中重要的一環(huán),。2019年下半年,興城市公開選聘了首批14名專職人民調解員,,充實到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及部分分中心,。針對矛盾糾紛化解任務較重的法院,非訴訟糾紛調解分中心(即訴調對接中心)與信訪非訴訟糾紛調解分中心(即訪調對接中心)各派駐2人,,均為長期駐在式派駐,。疫情期間,將興城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的5名專職人民調解員下派到溫泉,、寧遠,、四家屯、古城4個街道辦事處協(xié)助當?shù)攸h(工)委做好疫情防控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今年7月以來,,又在興城全市鄉(xiāng)村兩級選聘374名專職人民調解員,為基層有效開展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興城市非訴訟糾紛化解工作開展一年來,,全市共調解一般類矛盾糾紛976件,調解成功969件,,調解成功率達99.28%,。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訴調對接中心,、訪調對接中心共受理調解重大,、復雜,、疑難類矛盾糾紛158起,,成功化解66起,有效發(fā)揮了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