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1111111少妇无码影院_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精品_性做爰片免费视频毛片中文_国产另类无码专区_欧美老妇人与小_人妻av无码系列一区二区三区_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_麻豆国内精品欧美在线_欧美XXXX精品另类_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国产日韩AV片欧美在线观看,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不卡

歡迎來到遼寧長安網(wǎng)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社

上善若水 大愛無疆 致敬全省慈善志愿者

來源:遼寧法制報 | 作者:記者 欒嵐 王大海/文 記者 蔡冰/攝 | 發(fā)布時間: 2016-09-19 09:38
  2015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第一次“闖進”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大門。第二天,,通過審議的慈善法草案亮相全國人大網(wǎng),,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今年3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這是為了發(fā)展慈善事業(yè),弘揚慈善文化,規(guī)范慈善活動,,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進步,共享發(fā)展成果所制定的法律,。
 
  《慈善法》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規(guī)范我國慈善事業(yè)的第一部基礎性和綜合性法律,《慈善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yè)納入法治軌道,,我國的慈善事業(y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代,。有人說,《慈善法》的實施是開啟了中國依法治“善”時代,。順應人民意愿期盼,,從立法層面加以規(guī)范和明確,無疑可以讓慈善回歸本真,,確保慈善的公益性和公信力,。'



以法興善 助力脫貧
 
  《慈善法》吸納了志愿者
 
  《慈善法》規(guī)定慈善組織可直接登記而且登記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即可面向社會公募,明確政府在慈善事業(yè)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管理,,同時也明確了慈善行業(yè)組織的任務和建設問題,,充分地以法律的形式支持了中國慈善事業(yè)的民間化。
 
  《慈善法》規(guī)定放開公募權,,慈善事業(yè)尤其是慈善募捐打破了只有部分慈善組織才能公募的規(guī)定,,任何慈善組織都無壟斷權。這從根本上把慈善組織推向市場,。但同時對合法募捐,、依法募捐作了規(guī)定?!?/div>
 
  當然,,讓我們感到更加欣喜的是,《慈善法》增加了慈善的內涵,,擴大了慈善概念的外延,。《慈善法》明確指出,,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chǎn)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愿開展的包括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yōu)撫,以及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等突發(fā)事件造成的損害,促進科教文衛(wèi)體育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等活動在內的公益活動,。
 
  《慈善法》除了繼續(xù)確認現(xiàn)有的慈善基金會為慈善組織,還把非營利性的社團,、社會服務等組織(主要是民非)也確定為慈善組織,。同時明確了志愿服務的法律地位,。這樣,,慈善組織的范圍、隊伍相對過去增加了幾倍,,使慈善事業(yè)形成了一支規(guī)模宏大的社會事業(yè),,成為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我省志愿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也更加激發(fā)了志愿者投身慈善的熱情,。
 
  【現(xiàn)場】
  愛心繽紛呈現(xiàn)
 
  《慈善法》確定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2016年首個“中華慈善日”確立“以法興善 助力脫貧”主題,。9月4日上午,,丹東市舉辦了“以法興善 助力脫貧”大型主題活動。弘揚慈善事業(yè),,促進文明和諧,。丹東市領導、市慈善事業(yè)的各界人士,、愛心組織,、義工團隊近千人參加活動?!?/div>
 
  活動期間,,丹東市領導向全市評選出的19名“最美慈善代言人”頒獎,并向8名大病患者家屬代表發(fā)放了慈善救助金,?;顒又校|市民政局,、市文明辦,、市慈善總會還聯(lián)合組織開展了義演、義診、義賣等現(xiàn)場志愿服務活動,,并對《慈善法》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解讀,。
 
  丹東市慈善事業(yè)發(fā)展辦公室主任夏仁波在現(xiàn)場表示:“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愛心力量的支持下,我市慈善事業(yè)有了較快發(fā)展,,下一步要貫徹,、普及慈善法,調動社會各種因素,,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為我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亮點】
  充滿愛的“草根”力量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總是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xiàn),,總是把自己的付出當成是快樂之源,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草根”志愿者和義工們,。
 
  據(jù)記者了解,近年來,,丹東市大力發(fā)展慈善事業(yè),,涌現(xiàn)出了一批“草根”義工和志愿者,他們默默地把愛帶給身邊的人,。去年12月5日,,丹東市慈善總會、818義工組織及愛心企業(yè)聯(lián)合組織了“扶貧濟困愛心義賣募捐”活動,。當天雖然是個晴天,,但卻非常寒冷。早上不到8點,,818義工組織的部分義工便趕到現(xiàn)場,。由于活動現(xiàn)場的地面有結冰,為了保障活動順利進行,,義工們有的拿著掃帚,,有的拿著鐵鍬,開始了除冰行動,。
 
  刺骨的寒風一陣陣襲來,,并沒有影響到義工們的熱情。大家有說有笑,,很快就把地面上的冰清理干凈了,。緊接著義工們開始掛橫幅,。新瑪特商場里的工作人員還送來了促銷車支持本次活動。8點20分,,義賣商品陸續(xù)送到現(xiàn)場,,義工們開始將商品分類,按照類別分別擺放在5臺促銷車上,。5臺促銷車上分別擺放著洗滌用品,、大米、小麻花和調味品等,。幾位隨身帶著小音箱的義工開始向過路市民宣傳本次義賣的商品,。
 
  “阿姨,買個小麻花吧,。”在活動中,,一個身披“丹東818義工”綬帶的小男孩成了銷售小能手。他叫張峻熙,,今年6歲,,母親是義工組織里的一員,為了鍛煉孩子,,母親帶著他來到了今天的義賣現(xiàn)場,。因為天氣寒冷,,母親給他穿得很嚴實,。張峻熙負責銷售的是一元錢一袋的小麻花,在母親的引導下,,他一次次跑到路人面前,,用稚嫩的聲音推銷著手里的小麻花,面對著小朋友的推銷,,有的人欣然彎下腰摸摸他的小腦袋給予鼓勵并拿出錢買下小麻花,,有的路人則是匆匆走過。
 
  第一次被拒絕時,,張峻熙低下頭對母親說不想賣了,,母親就耐心地開導他,告訴他這是正常的,,有興趣的人才會買,,沒興趣的可能就會走開,沒關系,,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獲。在母親的勸說下,,張峻熙鼓起了勇氣繼續(xù)推銷,,一會兒工夫就賣出了二十幾袋小麻花,,義工們都夸他是今天的銷售狀元。
 
  和張峻熙一樣來參加義賣活動的還有一個斯斯文文,、長相清秀的小男孩,,他是六緯路小學五年六班的王梓名。王梓名雖然是第一次參加義工活動,,可據(jù)他的母親介紹,,梓名一直有個當義工的愿望,之前因為要去特長班,,學習的時間總是和義工們活動的時間相沖突,,所以每次都沒能如愿。義賣活動的前一天,,梓名找出了自己的新文具,,將想把文具捐出義賣的想法告訴了母親,母親肯定了兒子的想法,,并答應將第二天的特長班課業(yè)暫停,,帶著梓名一起來到現(xiàn)場義賣。
 
  早上9點,,梓名如愿披上“丹東818義工”的綬帶,,向路人“推銷”自己的義賣商品,第一份商品售出后,,他的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在近兩個小時的義賣中,小梓名還成功地把文具賣了出去,,獲得了50多元善款,,并當場投進了捐款箱中。
 
  在元寶區(qū)六道口街道辦事處,、新瑪特商場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義賣活動在當日11點30分圓滿結束。
 
  據(jù)了解,,當天參加義賣的義工有40多人,,義賣活動共售出商品400多件,加上現(xiàn)場募集的個人捐款共計4035.5元,。
 
  他們用愛感動一座城
 
  在遼陽,,為了豐富留守孩子的暑期生活,使廣大留守兒童在暑假期間感受關愛,,享受溫暖,,在今年的暑假,遼陽團市委開展了以“情系留守兒童,,傳承剪紙藝術”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邀請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張金石手工剪紙”的傳承人張金石老師向大林子小學的留守兒童傳授技藝,。
 
  在大林子小學的“七彩小屋”里,15名留守兒童在志愿者及志愿者家庭的陪伴下,,學習剪紙藝術,,感受傳統(tǒng)剪紙魅力。
 
  據(jù)遼陽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暑假伊始組織開展這項活動,,目的是為了讓留守兒童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既能豐富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激發(fā)孩子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興趣,,又能動員社會各界愛心志愿者關愛、關注留守兒童成長,。
 
  據(jù)記者了解,,近年來,遼陽市始終堅持像郭明義那樣學雷鋒,,像學雷鋒那樣學郭明義,,以164支“郭明義愛心團隊”志愿服務為載體,匯真情,、聚大愛,,傾力播灑愛心火種。
 
  僅去年以來,,遼陽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lián)等“郭明義愛心團隊”籌集助學金100多萬元,,讓上千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遼陽市青聯(lián)、青企協(xié),、各大高校、市一中及師范附小等共青團系統(tǒng)8支 “郭明義愛心團隊”共捐款30余萬元,,為家庭困難的學生解決了學習和生活費用,。醫(yī)療系統(tǒng)17支“郭明義愛心團隊”志愿者結合自身實際深入社區(qū)、農(nóng)村和光榮院開展義診活動,。為遼陽縣白血病患者陳喜傲捐助善款30萬元,,極大地解決了其治療費用不足的困難。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郭明義愛心團隊”為本校的白血病,、肌無力患者和貧困學生捐款達15萬元,。
 
  每個“郭明義愛心團隊”都是關心關愛貧困群眾的平臺。遼陽縣人民檢察院“郭明義愛心團隊”到目前已與縣內20戶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捐款10余萬元為貧困家庭送去基本生活用品,。遼陽市地稅系統(tǒng),、市法院系統(tǒng)、市交警支隊,、市交廣雷鋒車隊等多支“郭明義愛心團隊”組織志愿者到特教學校,、啟智學校和市福利院等地看望孤殘兒童并踴躍捐款。
 
  自2012年5月7日全國首支“郭明義農(nóng)民愛心團隊”——遼陽市遼陽縣首山鎮(zhèn)黑牛莊村分隊正式成立至今,,遼陽市“郭明義農(nóng)民愛心團隊”已發(fā)展為12支隊伍,,核心骨干成員1000余人。廣大農(nóng)村“郭明義農(nóng)民愛心團隊”成員以郭明義為榜樣,,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立足于身邊人、身邊事,,開展鄰里一家親活動,。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它有多少高樓大廈,,更要看它有多少志愿者,。一串串數(shù)字,一筆筆深情,,一份份愛心,,銘刻著遼陽“郭明義愛心團隊”志愿者們服務社會的深情厚誼和高尚品格。164支“郭明義愛心團隊”,,7萬多名志愿者,,正以自己的行動,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影響著身邊能影響到的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正能量正在遼陽凝聚、升騰,。
 
  在我省,,奉獻愛心的各具特色的志愿者團隊不勝枚舉。他們捐獻錢物,,無償提供服務,,上門與孤寡老人聊天,幫助貧困家庭創(chuàng)業(yè),,用自己的所長所能,,為這個社會添加愛的力量。
 
  【提醒】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盤錦市有支慈善志愿者團隊——雷鋒家庭聯(lián)盟,,這個聯(lián)盟從2009年成立至今已經(jīng)發(fā)展了1000多個家庭成為聯(lián)盟成員,。聯(lián)盟發(fā)起人陳振和妻子的父母分別居住在黑龍江、內蒙古農(nóng)村,,生活并不富裕,。但他每年用在資助困難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獻愛心的花費都在8000元以上,。盤山縣太平鎮(zhèn)有對夫婦有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女孩患白血病,陳振得知情況后,,全家總動員,,并號召志愿者為患病女孩的媽媽出主意想辦法,兩次為其募捐醫(yī)療費用3萬多元,。幾年來,,家庭聯(lián)盟志愿者們共計募捐資金和捐贈物品約合15萬余元,照顧空巢老人11人,,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70余人,,宣傳紅十字精神作為志愿者服務社會50多次1500多人次。
 
  募捐,、捐款,,看似簡單,其實并不簡單,,在實際中,,有的志愿者雖然向貧困或者受災群體表示捐款,但因種種原因,,卻無法兌現(xiàn)承諾,。有的人則壓根沒想出資,而是順嘴說說?,F(xiàn)在有了《慈善法》,,募捐要依法行事,捐款也要兌現(xiàn),,否則就要被追討,。
 
  沈陽某公司的趙剛就是位有愛心的人。近兩年,,隨著微信朋友圈的發(fā)展,募捐的信息已經(jīng)屢見不鮮,。對于這些信息,,趙剛總會幾十元、上百元地捐款,。其中他對一位患白血病的小孩捐過500元,。



志愿者組織為社區(qū)貧困家庭捐款
 
  《慈善法》規(guī)定,,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會公眾的公開募捐和面向特定對象的定向募捐,。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那么,,作為某項募捐的發(fā)起人或者說是志愿者,,就應該依法而行?!洞壬品ā芬?guī)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tǒng)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fā)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wǎng)站發(fā)布募捐信息,。志愿者應該與有資格的募捐組織或者平臺合作,合法發(fā)布信息進行募捐,,同時作為志愿者參與捐款時,,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能捐多少就捐多少,,而不能逞一時快語,。每次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熱心人,、志愿者等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捐贈錢物,。其中,承諾捐贈數(shù)萬數(shù)百萬的人并不少,,而不兌現(xiàn)自己承諾的也不少,。不少失信的人被媒體曝光。
 
  公眾對捐贈承諾者是否兌現(xiàn)承諾看法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既然承諾捐款,就必須兌現(xiàn),;有的人認為,,雖然是承諾捐贈,但不兌現(xiàn)只是品德問題,。但新出臺的《慈善法》明確指出,,承諾了就要兌現(xiàn)。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受贈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捐贈承諾人兌現(xiàn)?!洞壬品ā穼栀泝恫粌冬F(xiàn),,提供了法律保障,“詐捐”不好使,!
 
  《慈善法》 第四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xié)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xié)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chǎn),,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一)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二)捐贈財產(chǎn)用于本法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guī)定的慈善活動,并簽訂書面捐贈協(xié)議的,。
 
  當然,,《慈善法》也規(guī)定了,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xié)議后經(jīng)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jīng)向公開承諾捐贈地或者書面捐贈協(xié)議簽訂地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營口市一位志愿者說,,表達愛心無可厚非,但一定考慮周全,,募捐要依法,,捐助要量力而為,言而有信,。這樣才能將愛心真正發(fā)揚光大,,也保護了慈善秩序。
 
  【保護】
  《慈善法》為志愿者上了“保險”
 
  活躍在各個城市的志愿者隊伍都希望自己的團隊越來越大,,舉行慈善活動時,,希望更多的人員參加。
 
  在盤錦市有這樣一個志愿者群體,,在當?shù)匦∮忻麣?,它的名字叫螞蟻公社,,幾年來專門給予農(nóng)村留守兒童,、孤殘兒童,、特困兒童、服刑人員子女等物質與精神的幫助,。這是一個非營利性民間公益組織,,從最初的十幾人發(fā)展到今天的600多人。這個團隊還希望通過自身的公益活動來吸引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他們的組織,。
 
  針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這個團隊在招募志愿者后,對志愿者進行必要的培訓,,比如如何上好安全教育課,,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文化藝術教育。經(jīng)過培訓后的志愿者會到大洼區(qū),、盤山縣等縣區(qū)的農(nóng)村,,選擇比較貧困的家庭進行幫扶,捐款捐物,,同時在當?shù)氐膶W校為學生們傳授安全知識,,教孩子們文藝表演和美術等,提高孩子們的才藝,,豐富留守貧困兒童的生活,。
 
  螞蟻公社的創(chuàng)始人趙一箬告訴記者,農(nóng)村的孩子,,特別是那些留守兒童,,平時沒有爸爸媽媽告訴他們自護自救知識,往往會因為缺乏自護自救的知識而使傷害加重,。所以他們開展“星星之火鄉(xiāng)村兒童素質教育助教項目”,,就是幫助農(nóng)村孩子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他們還開展“愛的向陽花”助學項目,,主要以設立獎學金的方式進行助學,,只要孩子們努力,就能夠得到助學款,,以此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茁壯成長。同時,,公社發(fā)現(xiàn)家庭中急需救助的孩子,,也會給予資助。
 
  趙一箬說,,對志愿者進行培訓十分有必要,。一來可以提高志愿者的服務技能,,更好地進行愛心服務;二來可以保護受助者不會因為志愿者服務不夠專業(yè)而受到傷害,。好心沒辦好事的實例在生活中也是有的,。而我們做好事就要把事做好。
 
  沈陽的王先生長期關注《慈善法》,,他說,,《慈善法》所稱的慈善服務,是指慈善組織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向社會或者他人提供的志愿無償服務以及其他非營利服務,。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服務,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務專長的其他組織提供,。開展慈善服務,應當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嚴,,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隱私,。如果開展醫(yī)療康復,、教育培訓等慈善服務,需要專門技能的,,應當執(zhí)行國家或者行業(yè)組織制定的標準和規(guī)程,。慈善組織招募志愿者參與慈善服務,需要專門技能的,,應當對志愿者開展相關培訓,。
 
  陳振說,現(xiàn)在是法治社會,,作為志愿者團體在進行慈善活動時,,也應該有法治觀念,特別是《慈善法》實施后應該在組織活動中與過去相比有所提升,。這既是對團隊的保護,,也是對志愿者的保護,同時也提高了團隊的聲譽,。組織招募志愿者參與慈善服務,,應當公示與慈善服務有關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按照《慈善法》的規(guī)定,,根據(jù)需要可以與志愿者簽訂協(xié)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約定服務的內容,、方式和時間等,。應當對志愿者實名登記,記錄志愿者的服務時間,、內容,、評價等信息。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慈善服務,,應當與志愿者的年齡,、文化程度、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適應,。志愿者接受慈善組織安排參與慈善服務的,應當服從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訓,。團隊應當為志愿者參與慈善服務提供必要條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權益,。如果更為保險的話,,團隊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可能發(fā)生人身危險的慈善服務前,應當為志愿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推薦新聞

主辦:中共遼寧省委政法委員會  承辦:遼寧法治報社
Copyright ? 2017-2025 遼寧法治報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遼ICP備1400834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