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午,小雨一直在下,,夾雜著小北風,,讓人感覺冷到骨頭里??稍卺稁r滿族自治縣岫巖鎮(zhèn)雅河街道于家?guī)X村的“村民評理說事點”里,,卻“熱鬧”非常。在于家?guī)X村婦女主任,、人民調解員于春玲的調解下,,發(fā)生糾紛的兩戶村民的手握在了一起,。
于大姐(右一)在說事點里和村民嘮家常
今年以來,岫巖縣委,、縣政府圍繞本地實際,以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主要抓手,,以完善社會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主要舉措,,扎實推進“村民評理說事點”建設工作,逐步探索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岫巖方案”,。目前,,全縣205個行政村(社區(qū))已全部完成了“村(居)民評理說事點”建設工作。
別看于春玲年過六旬,,卻是“村民評理說事點”的“主心骨”,,大家都稱她為于大姐,有事都愛和她嘮,。于家?guī)X村“村民評理說事點”的前身則是“于大姐說事點”,,不在村委會,而是在于大姐經營的小賣店里,。因為于大姐是個熱心腸,,平日里村里的鄰居有啥困難,鬧點矛盾都愿意到于大姐的小賣店里讓她給評評理,。用岫巖滿族自治縣司法局雅河司法所所長文需雁的話說,,“于大姐說事點”這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舉措,對說事點提升品質,、打造品牌形成了強力推動,。
“‘村民評理說事點’就是要給群眾一個說理的地方,通過建立百姓微信群,,來保證百姓訴求及時傳遞,,矛盾糾紛及時化解,以嶄新的面貌和工作作風來重新贏得百姓的信任,?!痹谘藕咏值腊图冶ご澹妩h支部書記曹繼國向記者介紹,,今年4月初,,連日的雨雪天氣,使巴家堡村的河道里都是淤泥和垃圾,,而且產生難聞的氣味,,村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不少人在巴家堡“村民評理說事點”的微信群中發(fā)起了牢騷,。
曹繼國在微信群中看見了百姓的訴求后,,立即組織清淤隊,請水利,、環(huán)保等專業(yè)施工人員指導大家進行河道清淤,,幾天時間就將河道清理干凈。而且村里還要形成長效機制,,確保清淤效果,。
當曹繼國把清淤過程拍成照片和短視頻發(fā)到“村民評理說事點”微信群后,群里好評聲,、贊賞聲聲聲不斷,。“那一刻我真真切切體會到為群眾解決難題才是設立說事點的初衷,,贏得百姓信任才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褒獎,。”說到這,,曹繼國臉上露出笑容,。
岫巖縣司法局局長蔡愛軍表示:“說事點工作關鍵在實效,重在貼地氣,,贏在得人心,。”幾天前,,65歲的于家?guī)X村村民王某氣沖沖來到“村民評理說事點”,,請求于大姐調解他與3個兒子之間的贍養(yǎng)糾紛。于大姐將王某的3個兒子全都請到了“村民評理說事點”來,,通過對相關法律知識的耐心講解,,打破了王某父子4人間的隔閡,當場達成了贍養(yǎng)協(xié)議,,避免了父子反目,。正是于大姐一句句話家常式的勸解,拉近了距離,,化解了矛盾,,也樹立了健康文明的新村風。
現(xiàn)在于家?guī)X村“村民評理說事點”已將鄰里糾紛調解,、復雜糾紛調處和群眾訴求,、村民民主議政議事都納入“村民評理說事點”平臺,形成專業(yè)多元的盡職評理員隊伍,。
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小小的“村民評理說事點”,,百姓們敞開了“話匣子”。據(jù)蔡愛軍介紹,,截至目前,,全縣“村民評理說事點”共收集群眾訴求950條,,成功調解糾紛94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