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鐵路歷史悠久,,從1891年清政府修筑管內鐵路算起,迄今已經走過近130年的歲月,,它是中國鐵路發(fā)展變化的縮影,。
從20世紀80年代配備了鍋爐,、電風扇和皮質座椅的“綠皮車”,到90年代配備了空調,、電暖器和布藝海綿的“紅皮車”,,再到世紀之交平穩(wěn)、特快的“藍皮車”,,直到今天時速可以達到300多公里的“和諧號”……改革開放40年的風雨歷程中,,火車不僅是一種語言和符號,更是一種背景和見證,,它用氣勢磅礴的力量拉出了文明和財富,,挺起了工業(yè)文明的鋼鐵脊梁,也帶給廣大旅客最直觀的出行感受,,獲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40年來,,一代代沈鐵政法人歷經“嚴打”風雨,、對內整頓和素質提升的時代課題,在分分合合的改革考驗中,,始終肩負著守護平安的使命和責任,任憑人員更替,,守護鐵路安全的責任始終扛在肩上,,保衛(wèi)旅客安全的承諾始終裝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
1988年,沈陽火車站
改變的不僅僅是速度
“呼扇呼扇”“況且況且”……五味雜陳的“綠皮車”,,是很多人腦海中抹不去的記憶,。
翻開鐵路發(fā)展史這本厚厚的履歷,“綠皮車”在我國鐵路發(fā)展史上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是改革開放40年來鐵路發(fā)展的“活化石”,。時至今日,,這一抹綠,也未曾消失,。
“那個年代的記憶太深刻了,,2000年的時候,我在沈陽讀大學,,每次放假回老家,,綠皮火車是我唯一能夠選擇的交通工具,價格也很便宜,?!币言谏蜿柊布叶嗄甑?7歲的孫可憶起當年的青蔥歲月時說。他形容當年的乘車經歷是“就像打架一樣”,!
2002年春節(jié)前夕,,孫可準備乘火車回老家過年,好不容易買到一張無座的車票,,火車還沒在站臺停穩(wěn),,孫可便被人群擁著擠向車門,車門打開的瞬間,,準備下車的人下不來,,想上去的人也上不去,孫可差一點被擁擠的人群擠到列車與站臺之間的溝壑里,?!坝械娜藦拇皯敉锱溃揖褪潜蝗巳簱碇鴶D上了車,,車廂里的地面上到處都是務工人員的行李,,滿地都是,我被擠在車廂連接處,,一只腳站著,,另一只腳都找不到落腳的地方?!本瓦@樣孫可幾乎一動不動地乘了4個半小時的火車,,經歷又一次“戰(zhàn)爭”之后才下了車?!按蠖?,渾身都濕透了,一下車就像凍冰棍似的,,實在太不容易了,。”孫可回憶說。
“孫可的經歷正是那個年代乘車難最真實的寫照,?!痹谏蜿栬F路系統工作多年的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保衛(wèi)部(人民武裝部)副主任(副部長)錢興旺告訴記者,以前鐵路運力不足,,鐵路客貨兩運,,車慢人多,只要能上去車,,就是那個年代旅客的第一需求,。“我也在列車上工作過,,由于乘客太多,,車門關不上,我曾經用兩條胳膊掛在車門處的扶欄上,,用身體兜著車門處的旅客,,跑了好幾站?!卞X興旺說:“就算人再多,,護在最外面的那個人永遠都是鐵路工作人員?!?
時間如長長的鐵軌,,不斷被拋向身后。
“綠皮車”中的第一代主力車型是22型客車,,1956年開始設計,、試制,1959年生產,,1994年停止生產,,這種車設計速度100km/h,運行時速為80km/h,。直到1994年7月1日,,我國鐵路旅客列車的旅行速度終于實現了每小時100公里。創(chuàng)造這一成績的是行駛在沈陽至大連間的“遼東半島號”旅客列車,,在400公里的距離內耗時整4小時,。是中國鐵路提速史上的里程碑。
自那時起,,以“一道紅”為標志的“紅皮車”代替了“綠皮車”的主力位置,映出朝夕,,奔跑在山河間,。空調、電暖器,、布藝海綿……變的是旅行體驗,,而不變的是那聲叫賣:啤酒白酒礦泉水啦,花生瓜子烤魚片啦……
“遼東半島號”不僅是行駛在沈陽至大連之間的王牌客運列車,,是沈鐵的象征,,更是人們出行的伴侶和地域的象征。運行歷時24年4個月16天的“遼半”于2012年12月21日停運,,對于沈陽,、鞍山、營口,、大連及遼東半島地區(qū)的乘客來說,,它是一份特殊的記憶。在開通高鐵前十幾年,,不少人選擇“遼半”,,所以有些人聽說“遼半”停運了非常不舍。
從“綠皮車”到“紅皮車”,,從2003年中國第一條高鐵——秦沈客運專線開通運營,,到今年底即將通車的京沈鐵路(遼寧段),改變的不僅僅是速度,。
——我省鐵路建路初期鐵路長度僅有65公里,,到2017年末,全省鐵路網運營里程595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526公里,,京沈鐵路(遼寧段)通車后就將實現省內全部地級市與省會高鐵互通。列車飛馳四十載,,不僅拉近了城與城之間的時空和距離,,也讓“雙城生活”在朝發(fā)夕至間得以實現,正如微電影《想見你》中演繹的那樣,,從“想見你”到“見到你”,,鐵路的發(fā)展不斷釋放著民生紅利,給予旅客穩(wěn)穩(wěn)的幸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綠皮車”,,擁擠到無法呼吸的車廂,混亂的秩序以及漫長的旅行讓人們想出行都得先做好心理準備,,如今,,我們已不需要在擁擠狹小的列車中晃蕩,也不需要在熬上幾個夜晚才能到達遠方,。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fā)展,,一大批提升旅客體驗,具有先進智能化水平和便利化的服務產品不斷涌現,。刷臉進站,,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時,節(jié)省了出行時間,,讓車站秩序更加井然有序,;接續(xù)換乘服務,省去旅客出行時中轉換乘的麻煩,;WIFI進站上車,、USB接口、訂餐到座位,、微信支付等一系列完善的服務使旅客旅途生活豐富多彩,;鐵路服務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讓旅客倍感親切,,出行格外溫馨。
——一方小小的車票,,蘊含著期待與牽掛,,卻也曾是橫亙在故鄉(xiāng)和遠方之間的阻礙。在沒有電話預訂,、沒有網絡購票的年代,,買車票只能靠到車站窗口碰運氣。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鐵路系統才逐漸出現了電子客票,。在節(jié)假日高峰時期,排隊買票的旅客從售票窗口一直延伸到站前廣場,,很多時候辛苦等待換來的卻是失望,。如今,許多地方的車站售票廳顯得有些“門庭冷落”,,大部分旅客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在指尖滿足選座購票,、在線點餐、預約接站等各種需求,。
上世紀90年代沈陽北站警務巡邏
路暢人安背后的平安交響
安全舒適,、自主技術、貼地飛行……進入21世紀,,中國高鐵享譽全球,,中國速度震驚世界。成績的背后,,是改革開放的砥礪前行,,是一代又一代鐵路人辛勤的奉獻和付出,。
無論是“綠皮車”“紅皮車”,還是飛馳的和諧號,,安全之弦始終都牽扯著鐵路人最敏感的神經,保障路暢人安始終都是沈鐵政法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列車飛馳的背后,,有萬千辛苦,訴不盡,、道不完,。
追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鐵路局”)的政法史,黨委政法委同鐵路運輸法院,、檢察院一樣,,在新中國成立后經歷了建立、撤銷,、建立的過程,。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兩次伴隨著設立鐵路專門法院和檢察院而成立的黨委政法領導機構都是適應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需要成立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組織協調政法各部門充分發(fā)揮了保護人民,、打擊敵人、懲治犯罪,、維護社會穩(wěn)定,、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保障鐵路運輸生產安全的職能作用,。
1982年5月,,沈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沈陽鐵路運輸檢察分院正式開院辦案。同年12月1日,,沈陽鐵路局黨委政法委宣告成立,,統領公、檢,、法三機關,。
為了迅速扭轉社會治安不正常的狀況,1983年7月至1985年末,,沈陽鐵路局政法機關在全局范圍內開展了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的斗爭,,連續(xù)組織了兩個戰(zhàn)役,先后集中打了7仗,。共收捕各種違法犯罪分子5401人,,摧毀各種犯罪團伙243個,破獲刑事案件3029起,。
據《沈陽鐵路局志》記載,,經過這場“嚴打”斗爭,,治安形勢明顯好轉,刑事案件發(fā)案數下降了37.5%,,治安案件下降了43.2%,,“好人怕壞人”的局面發(fā)生反轉,群眾安全感極大增強,?!皣来颉鼻埃种伟仓刃蜉^亂的站,、車和復雜區(qū)段共有126個,,經過整頓,有76個明顯好轉,,其中有27個還跨入了省,、部、市的先進文明行列,。1984年全局實現無刑事案件,、無治安案件、無內部職工犯罪的“三無”單位有179個,,到1985年上升到235個,,職工犯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在嚴厲打擊犯罪的同時,,沈陽鐵路局也在“防”上不斷加大力度,。1984年3月27日,沈陽鐵路局黨委下發(fā)了31號文件,,將局,、分局兩級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正式列編,配備了78名專職干部,,協調黨,、政、工,、團各部門做好綜合治理各項工作,。同年4月,在全局開展了“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月”活動,,局黨委書記親自動員,,全局共出板報5200多期,舉辦圖片展覽1800多場,,張貼標語13300余條,,廣播6600多次,有48萬人次受到教育,。各級法院借助這次活動,,舉辦了法制宣傳畫廊,,公安政法干警深入鐵路沿線宣講法制知識。全局絕大部分單位均建立了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解內部糾紛12486件,,為促進局內部治安進一步好轉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到1991年,,沈陽鐵路局的調解委員會數量達到了4793個,,調解成功率達到了98.5%。
1993年末,,針對列車上時有發(fā)生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現實需要,沈陽鐵路局在全部旅客列車上推行了治安聯防員制度,,從每節(jié)車廂的旅客中選聘治安代表,,協助列車乘務人員維護治安秩序。通過發(fā)動群眾維護治安,,不僅遏制住了列車上的發(fā)案數量,,而且使列車火災明顯減少。到1994年末,,沈陽鐵路局旅客列車達到連續(xù)九年無火災事故,,創(chuàng)歷史最高記錄。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鐵路職工認為,,當年推行的治安聯防員制度,在列車治安領域是非常奏效的一種手段,,不僅震懾了犯罪,,也讓一些乘客得到了一次特殊的乘車體驗,激發(fā)了群眾的正義感,?!叭绻敃r能制作一些紀念章之類的物件送給治安聯防員作為紀念就更好了,對于乘客來說,,這也是一種榮耀,。”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客運段黨委副書記孫義諾如是說,。
“鼓勵群眾參與到治安防控中來,,把維護鐵路治安專門工作與群眾工作相結合,實行綜合治理,?!鄙鲜兰o90年代中期,組織社會力量參與到鐵路護路工作中來成為現實,。借助全省綜治系統,,全省自上而下組建了“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小組”,,2003年,更名為“鐵路護路聯防工作領導小組”,,并在鐵路沿線的市,、縣、區(qū)分別組建了鐵路聯防專兼職隊伍,,圍繞鐵路開展護路工作,。
隨著高鐵時代的來臨,全省高鐵沿線各市將“平安高鐵”納入到創(chuàng)建平安縣(市,、區(qū))活動中,,作為“一票否決”指標,實施綜治“一把手”負責制,,形成要害部位專職防護,,低路基路段專職和群眾義務相結合防護,一般路段沿線鄉(xiāng)鎮(zhèn)(街道)群防群護,,各盡其責,,優(yōu)勢互補,實行實名制登記承責,。
今年11月21日,,北鎮(zhèn)市綜治辦聯合北鎮(zhèn)市溝幫子鐵路派出所,盤錦北站鐵路派出所,、北鎮(zhèn)市綜治委鐵路護路各成員單位以及北鎮(zhèn)市平安協會志愿者們,,對全市涉及鐵路沿線的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及秸稈焚燒問題進行了全面督導檢查。類似的鐵路護理舉措多年來在我省從未中斷,。
近年來,,隨著暴恐事件的出現,鐵路安全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沈陽鐵路局政法部門緊緊圍繞省委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的“1353計劃”和“1454計劃”,,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專項行動中持續(xù)發(fā)力,,鐵路治安管理融入鐵路運輸生產和地方城市防控一體化建設,,建立聯合指揮、站區(qū)聯控,、信息共享,、輿情互控、反恐聯動的“五位一體”警務協作機制,,扎實推進鐵路治安防范和反恐防暴工作,。
據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政法委副書記杜承祺介紹,沈陽鐵路局先后開展了“平安車隊”“平安列車”“平安貨場”等一系列平安創(chuàng)建活動,積小安為大安,,“平安沈局”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已得到顯著提升,。今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沈鐵公安局已偵破案件22起,,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6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6名,解救被害少女6名,。
現在的沈陽北站警務巡邏,裝備的更新給百姓帶來更強的安全感
鐵路司法改革開啟新征程
追溯沈陽鐵路局政法機關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司法改革是不得不提的一頁,。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鐵路法院,、檢察院自產生之日起就飽受“身份合法性”的質疑,。
改革開放初期,鐵路法檢兩院恢復伊始,,就趕上了全國“嚴打”,鐵路治安成為整治重點之一,,鐵路法院的審判任務很重,。
彼時,鐵路的公檢法機構,,經費全都由鐵路局負責,,人事也由同級鐵路局的組織部門管理。鐵路局的員工也普遍把鐵路司法部門看成是一個下屬單位,。
在經濟尚未完全“松綁”的情況下,,國家在各系統的內部分配調撥資源,每一系統同其它部門發(fā)生聯系的機會并不多,,這也讓鐵路法檢兩院暫時可以“獨善其身”,。但隨著經濟和社會交流的活躍,置身于各種利益之間的審判者難免受到非議,。但由于“嚴打”期間的社會氛圍,,質疑的聲音十分微弱。
在之后的二十幾年中,,雖然鐵路司法改革的呼聲愈加強烈,,但鐵路司法改革始終止步不前。直到后來,,世貿組織規(guī)則,、改革開放需要,以及民間對“司法不公”的指責,,推動了鐵路司法的改革步伐,。
2012年6月21日下午,,鐵路法院、檢察院移交簽字儀式在沈陽舉行,,標志著沈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檢察分院,以及所屬的遼寧省境內沈陽,、大連,、錦州、丹東鐵路運輸法院和鐵路運輸檢察院正式移交地方實行屬地管理,,開始了嶄新的征程,。
鐵路公安的改制要早于法檢兩院,2009年10月,,沈陽鐵路公安民警通過考核,、考試取得國家公務員身份。至此,,沈陽鐵路公安局由鐵路總公司和公安部共管,。
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受體制機制的制約,,鐵路司法機關飽受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幾十年來,,沈陽鐵路檢法機關在確保鐵路暢通,,維護鐵路治安秩序,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守護大動脈的“鐵人”意志
歲月似鐵軌無聲蔓延,日子被火車拽著向前,。改革開放40年,,鐵路的變化可謂一日千里,不同車型,、不同路線,,不同工種,變的是科技的進步,、出行的便利,,不變的是心懷夢想的鐵路人對新時代鐵路藍圖執(zhí)著奉獻的擔當和責任。他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心懷遠方,,守護著鐵路人的信仰,,譜寫著一曲又一曲動人的勞動者之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沈陽鐵路局的發(fā)展史上,,從不缺乏感人的故事和偉岸的身影。在東北解放和支援全國解放的戰(zhàn)爭中,,沈陽鐵路職工在戰(zhàn)火中運送彈藥,、運送子弟兵,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共和國成立后,,涌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中國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勇戰(zhàn)洪水,、保護旅客、救助災民的沈陽—北京11/12次列車“三八”紅旗包車組,;還有蘇家屯機務段火車司機鄭錫坤的“滿超五”多拉快跑經驗等均享譽全國,。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是1995年,,原鐵道部對全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鐵路人奮斗在路上,,書寫著每個時代的鐵路情,,實現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諾言。
沈陽鐵路局政法機關自誕生之日起,,就視隊伍建設為發(fā)展基石,,將忠誠,、干凈,、擔當融進政法隊伍的血脈中,不斷提升政法綜治隊伍建設水平,。
近年來,,沈陽鐵路公安局用“三個檔案”管理激發(fā)了隊伍活力,在隊伍中建立了“青年民警業(yè)績檔案”“民警業(yè)績檔案”“領導干部檔案”三個檔案,,實現了隊伍精細化管理,,打破“大鍋飯”的分配模式,讓想事的有盼頭,,讓干事的得實惠,,通過業(yè)績引領調動民警工作積極性。
一滴水里觀滄海,。無論何時何地,,黨有召喚即赴戎機,人民有需要萬難不辭,鐵路政法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鐵路改革發(fā)展的大潮中始終如一,。鐵骨鋼筋,,鐵血丹心,一代代鐵路政法人正將守護大動脈的“鐵人”意志融入進每一根鐵軌,,不斷發(fā)出時代的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