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人:韓旭
職務(wù):丹東市公安局振興分局花園派出所民警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因為很小的事情引發(fā)糾紛,甚至打110報警,。作為派出所民警在處置這類小糾紛的時候,,盡量做當事人的矛盾化解工作,,把糾紛徹底解決,達到最佳社會效果,。
7月末的一天,,我們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轄區(qū)某市場門口有人發(fā)生糾紛,,導致大量群眾聚集圍觀,。為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升級,派出所派我和梁慶楠立即趕往現(xiàn)場了解相關(guān)情況。
經(jīng)了解,,當天下午男子李某給市場內(nèi)某攤位送啤酒,,由于啤酒箱數(shù)太多自己沒辦法全部搬走,就將幾箱啤酒暫時堆放在市場一進門的門口,,想等自己回來的時候再搬走,。由于天氣原因,市場正門口上掛著綠色的擋風門簾,,而那幾箱啤酒放在了擋風門簾的里側(cè),,從門外只能看到門簾,看不到里面的啤酒,。恰好一位老人到市場買菜,,進大門時直接推開門簾往里走,便不小心碰倒了啤酒,碎了兩箱,。李某出來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啤酒碎了急了眼,,和老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倆人一個讓賠啤酒,,一個覺得啤酒擋路了,,不應(yīng)該賠償,便在市場里爭執(zhí)不下,,吵得不可開交,。周圍的群眾看事情半天沒有解決,,就報警尋求警察的幫助,。了解情況之后,我和梁慶楠上前對二人進行勸說,,而此時送酒的男子情緒十分激動,,面對我們勸說完全不理會,強烈要求老人賠償,;這邊的老人也感到很委屈,,自己就是來市場買菜,殊不知就攤上了這么件事兒,,對于對方的賠償要求老人也是氣憤不已,。這可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和梁慶楠對這兩位當事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地進行調(diào)解,。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的苦心勸說,,兩人終于平和心態(tài),送酒的李某認識到自己也有責任,主動決定不要求老人賠償,,老人也給李某賠禮道歉,,兩人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