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zhèn)市富屯街道龍崗子村是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相傳始建于元代,具體年份已不可考,,常住人口滿族居多,,村民2000余人,。數(shù)百年的歷史,讓這個不大的村落頗具厚重感,。
崔凱宇是富屯街道綜治委員兼龍崗子村村支書,,也是這里土生土長的村民,他告訴記者,,龍崗子村擁有遼代墓葬群,、遼代石刻、慈圣寺等多處古跡,,其中龍崗子村的龍崗墓群占地16平方公里,,主陵為顯陵和乾陵,,另有13座皇親陵墓,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帝王墓群,。
“乾陵被我們當(dāng)?shù)厝朔Q為‘大土包’,,據(jù)說是遼景宗耶律賢和睿智皇后,俗稱契丹蕭太后的合葬墓,?!贝迍P宇介紹,據(jù)史書記載,,陵區(qū)內(nèi)還埋葬著天祚帝耶律延禧以及名臣耶律隆運等數(shù)十位在遼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
龍崗墓群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古以來,凡有皇陵的地方都會有盜墓賊出沒,,龍崗子村支部就有此擔(dān)憂,,因此治安防范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北鎮(zhèn)市綜治辦主任張守仁介紹,,龍崗子村把保護文化遺址納入工作日程,,村支部書記帶頭抓,民兵連長重點抓,,廣泛開展法治,、綜治宣傳教育,增強了村民的法律意識,,使廣大村民深知,,保護好家鄉(xiāng)的文物古跡,就是給子孫后代留財富,,因此人人都爭做文物“守護者”,。
東北農(nóng)村的房屋不似江南那般纖巧,為了適應(yīng)漫長的冬季,,多建造得敦實些,,最為典型的就是東北五花山墻式平房,石刻的花瓶鑲嵌在紅磚房上作為裝飾,,木質(zhì)的窗門留住了古樸的脈絡(luò),,三、四層磚瓦點綴著房檐,,為簡單的房子增添了點兒設(shè)計感,,大石磨上堆著兩個小磨盤,生活的氣息飄進心間,,龍崗子村目前仍有近半數(shù)村民住在這樣的房子里,。
從這些老房子出發(fā),步行20多分鐘就能看到遼代石刻群,,歲月侵蝕了石刻人物的面目,,布滿了斑駁印記,,但歷史的傳承并沒有被切斷,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韻味,、民俗風(fēng)情,,都在影響著現(xiàn)代龍崗子村村民。
崔凱宇告訴記者,,龍崗子村年頭久了,,留下來的傳說也多,隨便叫個村民都能說出兩個傳奇故事,。
村民王翠蘭是龍崗子村一組網(wǎng)格長,,她就給記者講了個雙泉寺的傳說?!褒垗徸由缴嫌幸粋€雙泉寺,,相傳有一年這里大旱,河流干了,。山上有兩個泉眼,,山下的居民每天上山取水??墒怯幸惶炱婀值氖虑榘l(fā)生了,,有一條巨大的蟒蛇到泉眼邊飲水,這條蟒蛇幾十米長,,有水缸那么粗,,不一會兒就把這兩眼泉眼里的水都喝干了,,村民們也不敢上前把蟒蛇趕走,。當(dāng)蟒蛇喝完了泉眼的水后,就爬進了深山,。幾天后,,村民們上山去找泉眼,卻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但是山中忽然多了一個房子,。就在這時天陰了,大風(fēng)也刮起來了,,下起了大雨,,大雨下了好長時間,河流里有水了,,池塘里的水也滿了,。這時那條大蛇又出現(xiàn)了,對村民們說:‘它是龍王之子,,因為貪玩被龍王罰出龍宮出來游歷做些善事,,來到此地口渴了就把那兩個泉眼喝干了,,但是發(fā)現(xiàn)此地大旱泉眼是居民的命根子,便深感歉意,,回龍宮取水在此地降雨,。’因為這個房子是龍王之子在這住的地方,,后來村民們把這個寺廟稱為雙泉寺,。”
雖說故事異想天開,,但其中也飽含引人向善的深意,,流傳至今。
如今的龍崗子村也搞起了旅游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和歷史淵源,,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人,生態(tài)園,、度假村建起來不少,。但是,龍崗子村始終堅持著發(fā)展經(jīng)濟也要保護好環(huán)境,,在時代的潮流中不落后,,歷史的瑰寶也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