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新譜平安曲——記者走進遼寧省“中國傳統(tǒng)村落”
【朝陽縣柳城鎮(zhèn)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村民組】淳樸民風鑄就一方平安
古樹,、古井、古建筑……雖然經(jīng)歷了300多年的日曬風吹,這里依然保持著古色古香,,每到春天這里更會成為花的海洋,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攝影愛好者,。這里就是第三批入選“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的朝陽縣柳城鎮(zhèn)西大杖子村石灰窯溝村民組,。
近些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現(xiàn)在村里只有12戶人家22口人,。他們守護著古老的村落,守護著彼此之間的情義,也守護著村落里那份傳承已久的精神傳統(tǒng),,在這里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行走在石灰窯溝內(nèi),記者看到了明清時期的古老房屋,,百余年的古井和古樹,,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這里淳樸的民風。
石灰窯溝村民組入口
今年74歲的老邢是西大杖子村的老村書記,,他是土生土長的石灰窯溝人,,家中居住的房子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我上七輩都在這里生活,,這里村民互相之間多少都有點親戚,,一家遇到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手,村民間從不發(fā)生矛盾糾紛,?!崩闲蠈τ浾哒f。
2012年的一天,,村民王某家突發(fā)大火,,大火順著石灰墻串到了驢棚一帶。驢棚內(nèi)有大量的雜草,,如果火鉆進驢棚,,后果不堪設想。在此危急時刻,,正在屋內(nèi)喝茶看電視的老邢隱約聽見了王某的呼喊聲,,便立即跑出門外找來10余名村民合力將火撲滅,成功避免了更為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老邢的岳母今年已94歲,,但思維依舊十分敏捷。她告訴記者,,她十分感謝黨和政府,,是黨和政府讓她過上了這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石灰窯溝村民的平均年齡為71歲,,以前村民們耕種都是用毛驢拉犁杖這種原始的方法,。2014年,石灰窯溝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后,,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通過土地流轉(zhuǎn)每畝地補貼每人300元錢,簽土地流轉(zhuǎn)合同的60歲以上老人,,每年額外補貼1200元,。
“現(xiàn)在我們不再耕種了,,每天閑來無事就會到古樹下的小廣場上唱歌跳舞?!崩闲蠈τ浾哒f,。
苗永軍坦言,石灰窯溝是大家公認的平安村民組,,數(shù)百年延續(xù)下來的淳樸民風是他們獨有的平安經(jīng)驗,,自從平安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曾有多個村來此進行學習,,一是都說這里的平安經(jīng)是獨有的,,二是無不被這里獨特的民風所感染。
下午五點整采訪結(jié)束,,老邢像往常一樣提起放著歡快音樂的小音響大步向古樹下的小廣場走去,,聽到音樂的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有說有笑地跳起了廣場舞,。